400-123-1159

金年会APP山东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东北?

 金年会APP2018年2月,当时山东省的一位领导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这篇讲话直面问题,自揭其短:  「我们与标兵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总量,我省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元扩大到2017年1.72万亿元;与江苏的差距由50亿元扩大到1.3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我省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约1350亿元扩大到2017年的约5

免费询价

24小时免费质询电话400-123-1159

  • 产品详情

  金年会APP2018年2月,当时山东省的一位领导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这篇讲话直面问题,自揭其短:

  「我们与标兵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总量,我省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元扩大到2017年1.72万亿元;与江苏的差距由50亿元扩大到1.3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我省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约1350亿元扩大到2017年的约5200亿元,与江苏的差距由约770亿元扩大到约2100亿元。」

  几年过去了,山东追上了吗?很遗憾,并没有。山东与广东的差距,从1.72万亿元扩大到了4.12万亿元,与江苏的差距扩大到了3.32万亿元。山东距离前两者的身影,又进一步拉开了。

  这里头,除了广东、江苏的经济发展增速更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第四次经济普查中,山东壮士断腕,硬生生挤掉了水分:山东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实为66649亿元,比初步核算的76469亿元少了9821亿元,经济总量直接砍掉了12.8%。

  遥想2008年,山东还力压江苏,光芒四射,距离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仅有一步之遥。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如果大家都剔除掉行政区划调整所造成的影响,纯粹比拼硬实力,那山东最强的三个城市其实都在滑落。青岛跌出了全国前十大城市,GDP排名从全国的第9名滑落到13名,烟台从20名掉到26名,济南从21名退到24名。

  民营经济不强、产业结构偏重、官本位思想严重……造成东北衰落,成为「铁锈地带」的几个桎梏,我们在山东身上同样也能看到若隐若现的痕迹。

  除了经济掉队之外,山东的生育率也在塌陷,彻底生不动了。2022年,山东省全年出生人口68.22万人,死亡人口77.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0多年来首次为负。

  对于一亿人口的体量来讲,这个增幅实在太可怕了,山东可是一度号称「中国最敢生」的省份。作为「孔孟之乡」,山东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较深,养儿防老、儿女双全的观念浓厚。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山东人长期被压抑的生育意愿得到了释放,当年全国1/10的孩子都是山东人生的。

  2017年,山东的人口出生率高达17.54‰,位居全国之首,是排名最低的黑龙江的三倍左右。枣庄有位67岁高龄产妇产下5斤重女婴,创造了全国首例的奇迹。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山东的生育率就大溃败。这真的是要东北化的征兆吗?

  山东会不会东北化,关键可能要看全省的中心济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有些领域,这座城市甚至比东北还要东北。

  2018年,长春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1.0%。2019年,沈阳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4%。2020年,哈尔滨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2%。而济南202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只贡献了全市36.0%的GDP,比全省水平低16个百分点。

  东北由于长期执行最严格的指令经济,才导致至今市场经济不够活跃。济南的民营经济比重竟然还要更低,真是「活久见」。

  而且,早在2008年,济南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达到36.1%。相当于这十几年来,济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其实是原地不动的。是不是很震撼?

  历史上,济南是国家重点开发的老工业基地,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龙门刨床、第一辆重型汽车、第一个石英钟,形成了机床、汽车、机车、锅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的实力相当雄厚。这也是济南能从众多城市当中脱颖而出,成为稀有的副省级城市之一的重要基础。

  直至2014年之前,在济南主城区东部2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还一度聚集了90多家钢铁、冶金、化工等传统重工业企业。尽管济南直面沉疴,关停腾退加搬迁改造一顿猛虎操作,重工业也不过是换了别的地方,浴火重生。济南重工、济南二机床、济南炼化、山东重工……

  从产业结构上看,重化工业仍是济南最深的烙印。全市最大的三家企业,一家是挖煤卖煤的山东能源集团,一家是沉浸在黑色冶炼的山东钢铁集团,还有一家是生产重型卡车在矿区里风驰电掣的中国重汽。

  山东被戏称为大象经济体,前几年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工业在传统产业中占比约70%。换句话说,重化工业占据了山东的半壁江山。济南作为省会,其实是山东这头大象的一个缩影,也是现阶段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舞台中心。

  不是说重工业不好,也不是说重工业与轻工业有高低之分,而是重工业具有明显的经济周期性。像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水泥等原材料,以及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基础性产品,这一类工业与宏观经济、政策周期的关联都非常紧密。

  过去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狂飙突进,直接推动了重工业的水涨船高。尤其是三放水下,山东经济更是空前繁荣。等到房地产熄火彻底结束黄金时代,城镇化率也到了一定的高度并放慢步伐时,济南乃至山东又该何去何从?

  武汉是建筑业等个别门类绑在「周期」这辆战车上,而济南乃至山东几乎是全部身家都在上面,可谓沉浮与共。此时,若不像广东、上海那样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容易步入衰落之路。

  同样是万亿俱乐部成员,无锡已成为全国集成电路重镇,产业规模力压苏州、北京等一众高手。佛山经过十几年耕耘,建立了全国最全的氢能产业链,朝着中国氢都狂奔。合肥化身风投公司,无中生有赌出了全球中国IC之都、中国光伏第一城、平板显示器之都……

  济南未来的走向如何,能不能抓住新兴战略产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超级城市,很大程度上也关系着山东会不会继续掉队。所以,中国转型看山东,山东转型看济南,这是历史转折中的泉城所肩负的重任。

  提及济南,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大省份小省会。2021年,济南GDP占比全省仅为13.8%,经济首位度全国倒数第一(编注:经济首位度一般是指在一个省域范围内,第一大城市经济指标占全省的比重)。

  山东呈现明显的多中心格局。青岛自恃国际性港口而傲视群雄,烟台凭借雄厚的工业实力虎视眈眈,东营坐拥13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从而秒杀济南,滨州的工业用电量高达1174亿千瓦时,是济南的4倍多。

  济南做了十四年的老三,屈居烟台之下,直至2018年才反超成为亚军。这种群象起舞的现象,反过来又抑制了济南的扩张:2009年,国务院批准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2011年又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山东区域发展史上的大事,但济南均不在其中。

  眼看着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横空出世,将成都、重庆、郑州、上海等中心城市推向历史前台,但济南始终未能拥有以自己为核心的区域规划,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未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这是一种颇为尴尬的局面,因为在多中心格局下,济南在国家一盘棋当中的重要性被稀释了,很多事情不需要集中于济南。济南,一度成了站在门口的局外人。

  尽管山东是沿黄省区中唯一的沿海省份,位于长三角与京津冀之间,又与日韩隔海相望,区位优势并不差,但省会长期「长不大」,制约了山东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进一步提升。

  170年前,黄河主干道离济南其实有200多千米之远。盘踞在济南门口的那条江,叫作济州水道,又称大清河。济南,即济水之南,其水陆四通,舟车辐辏。这里上可达运河,下可至沿海盐场,让济南牢牢掌控着山东漕运、盐运以及税收的管理大权。

  不远处的临清,则凭借京杭大运河一跃成为山东最大的税收中心,号称「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德州、泰安、济宁等同样受到运河巨大的滋养,商贸经济空前繁荣。彼时,山东西部稳居全省经济中心。

  1855年6月,一切都变了。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带着吞噬一切的力量夺大清河入渤海,济南城北的大清河自此改名「黄河」。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六次大改道,也是最后一次天崩地裂的行径。

  与此同时,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渤海的大门,烟台、青岛相继开埠,蛋粉厂、缫丝厂、船舶修理制造厂等近代工业体纷至沓来,全省经济中心向东移。

  1970年,济南黄河段发生特大凌洪。之后,国家动用了4884万立方米的土方、15万立方米的石方以及4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在北岸修建了106平方千米的北展宽区,用于滞洪抗凌。其中济南市境内43平方千米,齐河县境内63平方千米。

  对当时的济南来说,黄河实在太凶险了。这条悬河本来就高出两岸地面数米,加之济南段又是下游最窄河段,堪称黄河咽喉,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在1949年前不足百年的时间内,黄河仅齐河县境内就决口27次。所以,北展区守卫着济南乃至下游上千万人的生命安全。

  尽管自建成后一直未分洪运用,但就是锁死在了那里,限制建设,成为济南几十年都不能碰的「禁区」!任凭济南生产的挖掘机、吊管机、压路机、起重机再厉害,通通都不能进入这片黄河北岸的广阔天地。它就像一副枷锁,牢牢地铐在了济南的脚上。

  当上海跨越黄浦江,在浦东新区再造十里洋场时,当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一座气势恢宏的钱江新城拔地而起时,济南只能站在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岸边,彳亍徘徊,望河兴叹。挪也挪不走,轰也轰不掉的黄河,一直阻碍着济南北跨发展。

  2008年,黄河小浪底工程、三门峡水库、东平湖分洪工程逐步建成,使得黄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济南基本告别了洪水的威胁,国家才得以下发文件,明确取消北展宽工程的分凌分洪运用任务,解放黄河北岸。

  2011年7月,济南首次挂牌大桥镇的5宗住宅用地,黄河以北才算是有了实质性的开发。然而,从1992年南行带动中国新一度全球化算起,也延迟了十多年。

  地方主义下的区域竞争异常激烈,只争朝夕,有多少个十年可以浪费?而且,黄河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也阻碍了跨河交通的修建。就拿隧道工程来说,要通过这一条悬河,就等于「顶着一盆水打洞」。一旦渗漏,就有水淹全城的风险。不仅难度高,而且对过去财力不甚雄厚的济南来说也是捉襟见肘。

  长期被捆住了手脚的济南,痛苦不堪。往南,是城市的绿肺和泉水的命脉泰山,向北,是难以跨越的天堑,城市的发展只有一个选择,横向扩张。

  经过多年的东拓西进,济南变得异常狭长,以至于还诞生了仅门牌号就超过3万个的怪物——「经十路」。它全长90千米,相当于从苏州市区出发,穿过整个无锡,直奔常州市的机场。

  然而,坐拥「世界上最长的路」并不是荣耀,而是一种交通灾难。有人就形容,「济南东西长、南北窄,就像根油条;整个城市拥挤不堪,就像一口油锅。几百万人每天这样煎熬着,生产、生活、生态都难以维系」。

  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的测算,2016年、2017年济南连续两年问鼎中国第一堵城。像2017年,济南有2078小时处于拥堵状态,是全国唯一一个全年拥堵时间超过2000小时的城市,平均每天拥堵5.7小时。

  第二,南北经济严重失衡。济南人「宁向南走一千,不向北挪一砖」。黄河以北塌陷,就相当于少了半个城市的体量。

  济南前二十大企业当中,民营2家,央企7家,省级企业11家。三者的营业收入总和分别为988.1亿元、2952.2亿元、16399.2亿元,省级企业可谓一支独大。其中,济南最大的三个企业均为重工业国企,山东能源集团、山东钢铁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三者营收合计10716.2亿元,占前二十大企业总营收的一半以上。

  在全国范围来讲,山东省属企业的实力也是独占鳌头的。2020年江苏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64亿元,资产总额1.89万亿元;2021年浙江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888亿元,资产总额1.87万亿元;2021年山东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988亿元,资产总额4.17万亿元,两个指标均位居全国所有省份(不包括直辖市)首位。

  这种独具特色的「济南模式」,来源于它所处的特殊环境。有人曾评价,山东有强势政府的色彩,历来是抓大企业的。像家电、造纸等充分竞争性的行业,也能涌现出海信与晨鸣,这些在全国都举足轻重的国企。

  轻工业尚且如此,与权力天然亲近的重工业就更是这样了。山东省本来就是矿产资源大省,拥有胜利油田、、兖煤等富矿。进入21世纪,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速度大大加快,房地产、汽车两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对钢铁、机械、化工等产生了巨大需求。

  山东抓住这一波风口,发挥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加注重工业。凭借着行政优势,在上游原材料方面,打造出了石化、电力、煤炭、钢铁等庞大的国企工业体。随后,国有资本又向产业链的中下游自然延伸,大规模生产铲土机、挖土机、磨煤机等机械工程装备。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自然会集聚这些扎根重工业领域的省级国企。如果说武汉是央企托起的城市,那么济南则是省企托起的城市。

  此外,济南的市级国企,横跨金融、交通、文旅、城建、纺织、商贸、农业、物流、制造等方方面面,包罗万象,也是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可以说,整个济南被国企「包围」。如果不是2018年年底济南行政区划大改革吞入了山东最小的地级市莱芜,进而把泰山、九羊两家公司并进来,那济南原先最大的18家企业,其实都是清一色的国企。

  在这个成绩面前,估计很多省会都要自愧不如。这些国企均是济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奠定了济南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话语权。像济南重工生产的盾构机每台造价高达5000万元,畅销全国十余个城市,为中国的地铁交通版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像济南二机床生产的智能冲压线,让美国福特工厂首次放弃德国设备采用了中国造;像浪潮的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全国第一,保障了政务云存储的安全。

  2015年,山东全省17个地市有12家成立了中小企业局,济南市却迟迟未动,缺乏统一的民营经济管理服务体系。而济南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作为全市唯一的政策性担保机构,资本金却只有1.45亿元,远不能满足全市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

  2021年,济南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数量只有3家,低于同省东营的13家、滨州的7家、烟台的5家、潍坊和淄博的4家。相比省内其他兄弟,济南的民营经济真的不要太弱。

  为什么山东GDP这么高,还是让人感觉很穷?其实,从济南首富的状况中便能知晓一二。2020年,全国共有2398位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但济南仅有区区5位,不及长沙的1/6,福州的1/5。

  如果不算这几年吞并进来的莱芜企业九羊,济南的首富其实是中孚信息的魏东晓,身家34亿元。这个规模放眼全国,可能只是东部沿海一个县城首富的水平。

  同样是省会城市,济南的GDP跟长沙、福州、西安、合肥、郑州是差不多的,为1万亿元左右,但是长沙前五位首富的财富总量可以达到3225亿元,福州为1385亿元,西安为1079亿元,合肥为910亿元,就连中原郑州也有765亿元,而济南只有区区223亿元,远远落后于同级别的对手。

  网上有个段子说,假如一个山东人有1000元的话,那经过山东电视台的宣传,会让人错觉这个山东人只有200元。这并不是山东电视台有多么厉害,而是济南乃至山东的底色本就是这样。由于国有经济太发达,民营经济欠发展,导致济南无法像福建、浙江一样藏富于民。

  那么,民营经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会对济南造成什么影响呢?消费会受到抑制。2021年济南实现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126.1亿元,人均5.49万元,低于南京的8.38万元、苏州的7.06万元、泉州的6.57万元、青岛的5.83万元、杭州的5.53万元。

  我们来对比济南和泉州,2021年这两个城市的GDP分别为11432亿元、11304亿元,差距可以说微乎其微。不过,两者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

  2021年泉州全年出口额2035亿元,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8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2576亿元。同年济南数据则为,全年出口额1174亿元,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1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6243亿元。

  济南的固定资产投资竟然是泉州的2.4倍多,比后者高出了3667亿元,极度依赖投资。投资驱动模式的最大弊端就在于边际效应会逐步递减。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块钱所能撬动的GDP和财税会变少,导致发展后劲不足。此外,投出去这么多钱,对城市财政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2018年1月,国务院以国函1号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济南要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先行区总规划面积约1030平方千米,其中黄河北岸730平方千米,黄河南岸300平方千米。

  整座城市的发展,终于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更加坚定了济南跨过黄河「解放」全济南的决心。在济南决策者的眼中,黄河以北将成为泉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

  国家电投集团来了。这家央企猛砸100亿元,准备将这里布局成电投集团的五大氢能产业基地之一,四大燃料电池产业基地之一,涵盖研发、实验、燃料电池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制造。

  比亚迪来了。2021年年初,这家新能源乘用车企业竞得崔寨片区两块土地,总投资150亿元,预计年产30万辆整车以及核心零部件,年产值可超400亿元。

  中科院来了。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济南中科泛在智能计算研究院、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等三家中科院分支机构相继落户,热火朝天地孵化各类科技成果。

  2021年,济南还迎来了2600多年建城史中崭新的一页:既可通地铁,又可以通汽车的黄河济泺路隧道建成。它的落地,标志着全长5000多千米的黄河第一次被地下隧道穿过。

  根据当地的规划,济南将陆续建设12处过河通道。届时,183千米长的黄河济南段将密密麻麻地分布26座桥隧,主城区平均每3千米就有一处过黄通道。

  在全国23个临江河省会级(包括直辖市)城市中,济南是最晚提出跨江河发展的城市之一。不过,经过这两三年的努力,整座城市正在加速从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黄河成为城市内河不再是遥远的梦。

  2021年,济南颁布了历史上首个民营经济发展规划,计划到2025年实现5家民营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500家,打造一支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民企国家队」。

  在介绍本省的企业时,广东官员经常会说,这是我们服务的企业。山东的官员则大概率会说,这是我手下的企业。一词之差,让广东甩开了山东4.12万亿元的差距。

  只有解决这种「文明错位」,摆脱还停留在农业文明时代的生存思考方式,山东才能彻底摆脱东北化的魔咒。